今年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蔣碩傑先生逝世20周年。蔣院士是首位獲諾貝爾經濟學獎提名的華人經濟學家,可說是經濟學界的「一代宗師」,學術成就與丰采令人懷念。他的女婿韓森(Lars Peter Hansen)教授更在去年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,女兒蔣人瑞教授也在芝加哥大學經濟系任教,一家出了好幾位經濟學大師,相當不簡單,傳為佳話。昨天,我出席了他的紀念會,他的夫人(也姓馬)、二位女兒及女婿韓森教授也在現場。
我們懷念蔣院士,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學術成就─事實上,他所勾勒的政策藍圖對我國經濟發展堪稱貢獻卓著。他與劉大中院士曾共同建議推動外匯貿易改革,提出了「單一匯率」與「利率自由化」等金融政策,推動了我國經濟自由化的第一步。他主張「穩定中求成長」的理念,我國六十年代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政策也據此形成。他的多元經濟與自由化思維,歷三十多年而不衰,政府至今仍然重視。
我也願意在這裡提供一則蔣碩傑院士的軼聞。三十年前,我與蔣院士在一場餐會上初次見面,幾位長輩聊起平常從事的運動,有的打太極拳、有的散步、有的打高球。他們也問我;我據實答以「跑步、伏地挺身與仰臥起坐」。此時,一直沒說話的蔣院士突然問我:「仰臥起坐是甚麼?」我口頭簡單描述了一下什麼是仰臥起坐,他仍然追問:「人的重心是在頭部,仰臥怎麼坐得起得來?這不可能吧?」我心想,蔣院士是學術大師,做學問追根究底、一絲不苟,於是立刻在現場作了三次仰臥起坐給他看。他看了以後笑著說:「很有意思!很有意思!」。這件趣事讓我30年來難忘,從此以後每做仰臥起坐,總會想起蔣院士。